1944年,中山成立县级抗日民主政权
人气:1052时间:2022-05来源: 【中山的士票】
1944年,中山成立县级抗日民主政权
1944年年初,全国抗日形势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抗日战争取得节节胜利,大大鼓舞了广大军民的抗日信心。各地纷纷要求建立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为基础的民主政权,以巩固胜利成果,进一步加强抗日力量。
此时,五桂山抗日游击队突袭并全歼伪军四十三师一个主力营后,宣布成立中山人民抗日义勇大队。根据地、游击区142个村庄中的5万名群众,经过几年武装斗争的锻炼,对游击队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深为敬佩。不少客家人踊跃参加部队,五桂山区军民之间的关系日益密切起来。
中山乃至珠江地区的抗日力量不断发展和扩大,需要有巩固的根据地作依靠,也需要有自己的政权去做地方工作,以组织和团结依靠群众,抗日保家,同时解决部队的给养、医疗和兵员的补充问题。在此形势下,中共领导的南番中顺游击区指挥部决定以五桂山区为珠江三角洲地区抗日民主政权建设的先行点。
五桂山区抗日民主政权联乡办事处旧址
1944年2月,南番中顺游击区指挥部从刚结束的根据地整风学习班中抽调人员,成立五桂山根据地民主政权筹备处,并派出两支民主建政工作队,深入五桂山、滨海、谷镇等地农村,宣传民主建政的方针、政策。建政工作队每到一个乡都慎重地开展调查工作,物色人员,召开爱国人士、开明士绅和抗日群众代表座谈会,反复民主协商,充分酝酿。经过两个多月的宣传发动及民主协商,根据地按照民主集中制和“三三制”(即共产党员、各抗日党派成员和群众代表各占三分之一)的原则,按照群众民主选举的方法,选举成立乡政委员会,相继成立了合水口、白企、贝头里、长江、石门、石莹桥、灯笼坑等民主乡政权。
五桂山区抗日民主政权文献
五桂山各乡都选出群众拥戴和富有工作经验的中共党员或爱国人士当乡长。在此基础上,各个乡通过群众酝酿和民主选举,选出参加区民主政权代表大会的代表,然后在联乡办事处或区民主政权筹委会主持下,召开区一级的民主政权代表大会,并按民主集中制和“三三制”的原则,选出本区的政务委员会,即区一级的民主政权。同年,五桂山、谷镇、滨海三个区的联乡办事处或民主政权筹委会先后成立,积极筹备召开各界人民代表大会。
滨海区政务委员会旧址
1944年10月,根据地乡一级的民主政权(乡政府)大部分已建立,区一级的民主政权中,五桂山、滨海两区已成立政务委员会,谷镇区已成立民主政权筹委会,在此基础上,根据地的抗日民主政权——中山县行政督导处(简称“县行政督导处”),经南番中顺游击区指挥部批准宣告成立。县行政督导处成立大会在五桂山区石莹桥村举行,100多名区、乡代表参加大会。中区纵队司令员林锵云、政委罗范群等到会祝贺。县行政督导处组成人员由中区纵队党委提名,并经代表大会通过。组成人员有主任叶向荣,副主任阮洪川,委员陈明、刘震球、凌子云、吴孑仁、郑永晖、甘伟光、曾谷。县行政督导处相当于县一级的行政机构,辖4个区、55个乡民主政府和162个村庄,下设组织、民政、财经、宣传、文教五个组,分别处理日常行政事务。
1944年中山县民主政权辖区图
五桂山根据地各级民主政权建立后,认真贯彻执行中共中央关于抗日根据地的十项政策指示,在支援部队抗日的同时,积极开展地方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群众福利等方面的建设。在大力推行减租减息和反“三征”运动的基础上,发动抗日军民开展大生产运动,兴办中、小学教育和民众夜校,发展民兵和集结队等武装组织,等等。从此,根据地一天天巩固、兴旺起来。